行业新闻

智慧灯杆市场机会在哪里?

在新基建的背景下,5G 网络建设将面临大量基站建设,同时智慧城市的传感器建设需求也十分迫切。智慧杆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实现成本城市整体运营的降本增效。有利于城市管理效率提升,是新基建待发掘的下一个金矿。

 

5G 网络和智慧城市建设对挂载用杆塔需求明确,我们认为“智慧杆”是新基建时代尚待发掘的金矿。2019年我国灯杆保有量约为2,935 万(国家统计局数据),是全国通信铁塔保有量的十倍以上,如果叠加安防、交通用杆等规模更为惊人。

 

图片

 

但目前路侧杆建设管理主体分散,难以发挥规模效应集中资源。从2015年左右部分地方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文件,试点性地推进路侧杆向“智慧杆”改造。我们通过在沪深等地实地调研,总结了目前智慧杆运营的商业模式,同时我们新提出两种未来可行的商业模式。

 

我们相信智慧杆如果能够顺利发展,能够打通智慧城市数据孤岛问题,有望带动每年千亿元级别改造投资,同时节省电信、公安、交通等部门大量的重复建设费用。

 

 

No.1

智慧杆的现状与问题有哪些?

 

 

我国智慧城市对路灯、基站、摄像头、环境监测设备、充电桩需求达到上亿级别,都需要路侧杆挂载。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职权分散,造成了大量道路开挖、重复建设问题,既影响城市美观又造成资金浪费;另外不同源的数据目前也分散在各个管理部门,难以打通数据孤岛。

 

智慧杆或者综合杆是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须之路,目前正从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发展,高效配置建设资金的同时也能助力我国经济数字化转型。

 

 

No.2

如何理顺智慧灯杆的商业模式?

 

 

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我国沪深广、南京、成都等城市在地方政府推动下,从2018年左右已开启智慧杆的规模试点建设,政府通过建立专职部门或公司统筹智慧杆的建设运营,打破了管理部门间的藩篱。

 

部分试点同社会资本形成了合作,尝试通过市场化机制管理智慧杆。主要试点模式为杆体统一建设管理,挂载物和数据仍分别管理。另外,沪深等地还发布了智慧杆建设地方标准,并成立了智慧杆推动组织。我们建议将智慧杆的建设上升至智慧城市新基建的子项目层级,由当地政府一把手统一管理。建议智慧杆建设打破管理和数据孤岛,服务于城市各管理机构,优化城市运行。

 

一旦生态理顺,智慧杆对政府而言ROI较好,将成为新基建待发掘的下一个金矿,根据搭载物的品类和数量获得较好的IRR回报率和EBITDA水平。

 

 

No.3

智慧灯杆产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第一,智慧杆运营公司(包括国网、铁塔等公司本身):一部分智慧杆运营公司由政府牵头组成,另外一部分智慧杆公司由国网、铁塔等大型国有企业设立,为提高公司运营效率,部分智慧杆公司也会引入民间资本。

 

第二,杆体、安防装备、显示屏、充电桩等设备供应商: 海康大华、华体科技、日海智能、利亚德、洲明科技等公司从安防、杆体、 照明等不同角度切入智慧杆产业链;华为公司发展智慧杆应用,并通过 Ocean Connect 开放平台推动城市传感器的管理。

 

第三,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公司或工程总包公司:如华为、阿里、腾讯、海康、大华、勤电等。

 

 

问题:

基础设施多头管理导致重复建设和数据孤岛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5G+智慧城市(smarter cities)”的深入发展,路灯、 红绿灯等“老”基建设施以及基站、摄像头、环境监测设备、车联网路侧单元等“新” 基建设施都将快速布满城市,数量呈快速增长。

 

基站:移动互联网向高速化、泛在化、场景化方向不断发展。从 3G 到 4G 再到 5G, 移动互联网的平均速度从 1MB/秒(理论最 高速度 4MB/秒)到 70MB/秒(理论最 高速度 90MB/秒)呈现百倍增长,对基站容量和密度要求不断提升。同时,4G/5G 的 覆盖将更加广泛,中国基站数量从 2010 年超 100 万个到 2020 年超 500 万个。另外, 网络从传统的人际网络向物联网络延伸,基站的挂载场景更加复杂。

 

监控:在国家政策支持下, “平安城市”、“雪亮工程”、“智慧城市”等工程在全国各地推进,安防市场快速增长,监控摄像头的数量也不断增加。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我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 3,240 亿元增长到 2018 年的 6,600 亿元, 增长 104%,预计 2019 年安防行业市场规模将近 7,200 亿元。根据 IHS Markit 数据, 2017 年中国监控摄像头的数量为 1.76 亿个,预计 2020 年中国监控摄像头数量将达到4.5亿个。

 

环境:环保监察常态化、污染物排放标准提升、环境税征收、环保监测垂改制度推行以及环境监测网格化体系建设等因素驱动环境监测设备部署。

 

大气治理方面,生态环境部“千里眼计划”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个城市划分网格,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筛选出 PM 2.5 较高的 3,600 个网格作为热点网格进行重点监测。

 

水治理方面,根据环保部数据,截至 2018 年全国地表水水质检测国控断面扩展 至 2,050 个,地下水监测点建成 5,100 个,城乡饮用水水质监测实现全国所有地市、 县区全覆盖和 85%的乡镇覆盖,污染源监测性监测重点企业数量达到 2.87 万家。

 

土壤治理方面,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已经初步建设,其中生态环境部38,880 个监测点位,农业农村部 40,061 个监测点位,自然资源部1,000个监测点位。

 

根据北极星环保网的数据,2018 年中国环境监测设备销售量达到 63,398 台,同比增长 12.06%。

 

照明:技术方面:传统路灯使用的是高压钠灯,具有功率大、亮度高的优点,但也 有着高能耗、寿命短的缺点。2010 年前后,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下,节能环保、 寿命更长的 LED 路灯逐步取代传统的高压钠灯。

 

数量方面:功能性照明,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照明路灯数量越来越多,根据统计局数据,我国道路长度由 2014 年 35.2 万公里增长至 2018 年 43.2 万公里,CAGR 为 4.18%,城区面积由 2014 年 184 万平方公里增长至 2018 年 201 万平方公里,CAGR 为 1.78%,城市道路照明灯也由 2014 年 2302 万盏增长至 2018 年 2738 万盏,CAGR 为 3.53%。

 

景观照明方面, 受益于全球各国家或地区政策推广支持,景观亮化市场规模不断提高,根据高工产 研 LED 研究所调研数据,2019 年我国景观亮化市场规模达到 680 亿元,预计 2020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 1,000 亿元。

 

车联网路侧单元:车联网是智能驾驶的基础。车联网需要汽车同路侧单元(RSU) 进行实时通信。RSU 目前主要应用在高速公路、车场管理中,在路侧安装 RSU,建立无人值守的快速专用车道。与车上单元(OBU)进行通讯,实现车辆身份识别, 电子扣分的装置。随着技术的发展,RSU 将感测、分析、控制和通信联合在一起, 构建成强大的智能交通系统(ITS)。

 

未来智慧城市采用 RSU,有助于保持交通顺畅, 改善安全和应急响应,并提供更多的服务。RSU 的覆盖可能十分广泛,规模超过通 信基站数量。

 

充电桩:伴随着国家接连出台一系列补贴优惠政策,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的飞跃式发展。我国2012至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CAGR达到113%, 2018 年各种类型新能源汽车合计销量达到 118.8 万台。依托新能源汽车高景气度, 充电设备市场空间较大。根据国家发展规划,2020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要达到500万台,充电桩数量要达到 480 万个。

 

除了重复建设,以上城市基础设施由于早期管理问题,历史上分别由不同的主体建设运营,随着基础设施规模提升和智能化趋势的不断落地,目前的管理模式不仅影响了城市 的市容市貌,还影响了城市的整体效率。甚至,随着未来业务的不断增加,无节制地分散化建设基础设施可能使得城市发生无杆址可用的局面。

 

不同的监管体系背后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数据孤岛效应。由于没有统一的筹划,不同监管部门对不同数据的使用、监管不同,导致数据使用效率不高。

 

 
解决方案:
智慧杆是“新基建”建设的排头兵 
 
 

城市管理者已经意识到建设重复和数据孤岛问题,因此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多地从城市整体顶层设计出发,从分散建设的路边各种杆体升级为“智慧杆”建设模式承载通信基站和各类传感器,这也契合“新基建”的建设思路。

 

智慧杆是集智慧照明、视频监控、交通管理、环境检测、无线通信、信息交互、应急求 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基础设施,可挂载 4G/5G 通信基站、WiFi 无线网络、智能节能 路灯、智能安防监控、智能人脸识别、交通诱导与指示、音响与广播电视、无人机充电、 汽车充电桩、停车无感支付、无人驾驶诱导等设备。

 

智慧杆的建设已经在部分城市试点推行,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智慧杆是智慧城市 建设的“新型公共基础设施”。搭载了多种设备的智慧杆,在 ICT 技术的赋能下,可以高 效节能地提供市政、交通、安防、环保等多领域的新型公共服务。城市的深入智慧化建设对挂载物的需求数量和种类不断提升。

 

根据不同的场景,智慧杆挂载的设备可以用不同的组合。比如在可以停放电动车的停车场、小区内部、公园等场景的智慧杆可以搭载电动汽车充电桩;在行人较多的小区内部、 公园、工厂园区等场景可以安装环境监测装置;在城市内部的城市道路、停车场、小区 内部等场景可以安装城市广播。

 

通过以上优化,城市不同主体重复立杆的问题可以迎刃而解。针对数据孤岛问题,我们认为智慧杆是智慧城市中室外公共场所场景的信息收集主要模式,因此除了前端传感器,我们建议智慧杆集成网关数据,解决数据孤岛问题。

 

网关数据可以服务于城市各管理机构,优化城市运行。并且,智慧杆的建设具有长期眼光,管线预留、挂载空间充足,为未来10年、20年的智慧城市新业务部署,打下基础。

 

我国智慧杆在部分地区已经进入试点建设阶段。以深圳市智慧杆发展历程为例:

 

  • 2015-2016 年是初步探索阶段:在国家5G、大数据建设的浪潮下,深圳市各部门开始对智慧杆进行初步试点,积累相关经验;
     
  • 2017-2018 年是标准制定阶段:深圳市经贸信息委对各部门进行调研,深圳市智慧杆产业促进会成立,政府办公厅陆续出台《深圳市多功能智能杆建设发展行动计划 (2018-2020)》等纲领性文件;
     
  • 2019 年之后是试点建设和规范化运营阶段:随着 5G 开始投入使用,智慧杆在高交会等商业展览会进行展出,深圳市进入试点建设。
     
目前智慧杆的发展仍处于行业早期,但我们认为最终智慧杆的应用可以百花齐放。
 
智慧杆的发展是分阶段的,建设模式、落地程度也和城市治理水平、GDP 相关。但是, 智慧杆是一个城市发展到一个阶段的必然,在“新基建”的背景下,各城市可以参考现 有智慧城市的试点进行自己城市的顶层设计。
 

 

案例:

智慧杆实际落地项目分析

 
 

智慧杆的发展是分阶段的,建设模式、落地程度也和城市治理水平、GDP 相关。但是, 智慧杆是一个城市发展到一个阶段的必然,在“新基建”的背景下,各城市可以参考现 有智慧城市的试点进行自己城市的顶层设计。 

 

领先城市案例——上海

 
图片
 
上海市从2014年开始由住建委牵头探索灯杆综合利用,通过“架空线入地、综合杆整治”、 “美丽街区”等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城市更新工程;2015、2016 年先后在大沽路、虹口区 万荣路和徐汇区昭平路等路段进行项目试点,实现了智能照明、绿色能源、智慧安防、 无线城市、信息交互、智能感知、集中控制等功能。
2017年上海成立“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指挥部”。
 
市政府办公厅建立联席工作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下设推进办公室并实体化运作,统筹引导市区两级多部门推进工作,住建委是其中的统筹机构。项目资金由市财政和区财政等政府部门牵头,电力公司也需要承担部分资金。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指挥部指定总包单位进行道路施工,并负责设备采购。智慧杆后续的运营费用主要由政府部门以公益电价统一支付。
 
2018 年上海市以进博会为契机,3 月正式发布《上海市城市道路杆件整合设计导则》,并印发《关于开展本市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基本确立了杆体、灯具、管线、基建施工部分由上 海市住建委(上海市城市综合管理事务中心)牵头建设、运维和管理,杆体上各类设备 由各使用部门建设、运维和管理的模式。
 
按照计划,从2018年开始上海开启了三年的架空线落地计划,预计完成500 公里架空线落地,截至2020 年4月已经基本完成。中心城区伴随架空线路落地也会有智慧杆项目建设。
 
实践中,上海以内环内重点区域、重要道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场馆周边为重点,完 成道路架空线入地,同步开展合杆整治工作,建设架空线入地工程,将路灯、指示牌、 信号灯等多种杆塔合并,拔除近万根立杆,平均减杆率达到 68%。
 
外滩地区已经实现全 覆盖,人民大道黄陂北路路口、武胜路、威海路路口、黄浦路大明路路口、中山东一路 等也是典型的案例。
 
从上海市的经验来看,合杆整治过程中一般不大面积开挖道路,故项目的施工周期较短, 一般小于1年;合杆的设备主要来自原有设备的迁移,新购设备主要是对原有损坏设备的替换,故采购量有限。这种情况下,平均每一个智慧杆造价约 5-6 万元,其中杆体约2-3万元,施工费用约2-3万元。
 
在一些需要开挖地面的架空线入地项目中,项目指挥部会对地下管廊进行统一规划,提前部署光纤网络,为未来光纤接入提供预留可能性。
 
上海综合杆已经进行多项业务的挂载,包括 5G 基站、摄像头、指示牌、电子警察、声音 监测。
 

新晋城市案例——深圳

 
图片
 
深圳在智慧杆领域起步较晚,但相比上海从城市美化的角度出发,深圳智慧杆的建设更 着眼于智慧城市的整体建设。因此建设思路更具系统性,有着更为完善的理论指导和落地思路。
 
深圳工信局推动智慧杆建设,一步到位地将智慧杆上升到 ICT 基础设施建设层面。
 
2019 年9月,深圳市领先全国首个出台地方智慧杆建设标准《多功能智能杆系统设计与工程建设规范》。规范针对智慧杆的结构功能、性能指标、施工验收、运行管理与维护等方面制定了详细规定。
 
深圳市以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特建发)下设的深圳市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发展有 限公司(深信投)专门负责智慧杆的建设工作。
 
特建发是深圳市属全资企业,是深圳基 础设施投资、科技园区开发建设运营和功能性投资三大平台,承担市级投融资、重大基 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空间拓展及对口帮扶等任务。
 
特建发下设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 究院、深圳市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事务中心、深圳市基 础设施投资基金等平台。
 
其中,深信投负责本地智慧杆和立体停车库的建设。深信投2019-2022年计划投入39亿元用于智慧杆建设,规划灯杆数量达到2.5万。
 
未来深圳市智慧杆的建设将主要以深信投主体开展,而针对存量的现有杆体,深信投也 通过规模更换或单独更换等方式进行基础设施更新。
 
目标在15周期内实现全市智慧杆的更新,减少了上文提到的重复挖井、立杆等的冗余投资。
 
而在运营方面,深信投也在积极探索,希望在服务城市高效运转的基础上,形成自给自足的商业模式,降低城市运转的总体成本。
 
深圳同时引入科技企业进行智慧杆生态建设。2018年7月深圳市智慧杆产业促进会成立, 成为政府和企业的沟通桥梁,形成了“政府+企业”的综合组织形式。目前促进会已经吸 引了包括华为、海康、大华等公司加入,成员规模已经超过 300 家。
 
深信投目前已经携手智能杆产业促进会相关单位,开启了智能杆的建设。项目优先在重 点区域,目前深圳南山、福田、坪山、龙岗等多区域、多路段已开始试点智能杆项目,包括前海前湾一路改造(108 根)、福田中心区改造(1537 根)、侨香路(736 根)、华强 北路(101 根)、留仙洞一街坊一期(15 根)等。
 

非一线城市案例——成都、南京

 
图片
 
由于北上广深等地区土地稀缺,导致分散的杆体不但建设成本较高,并且占用较多土地资源,本身就是一种浪费。而 2-3 线城市土地资源相对宽裕,智慧杆的建设需求比较平 稳,试点类的智慧杆项目推进难度较小。因此非一线城市可以探索出合适的模式,有序地建设智慧杆。
 
成都市、南京市智慧杆建设以项目为主导,按照需求进行建设。较为典型的案例有成都环城生态区、成都双流区智慧杆示范路段、南京夫子庙景区、南京江东路沿线等。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采用“EMC+维护”的模式,成功地实现了对全区智慧灯杆的投资、 建设和运营维护。
 
四川华体照明公司与双流区政府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2019 年 4 月, 四川华体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成都华体空港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中标成都市 双流区智慧城市(智慧路灯)建设项目。
 
双流区政府授予合资公司一定期限的特许经营权, 特许经营年限为 15 年(含建设期);由合资公司作为智慧路灯投资和建设方,项目建设完成验收后由合资公司负责特许经营期内的运营服务,盈利按约定的投资比例履行股东 权益。
 
成都市双流区智慧城市(智慧路灯)建设项目建设估算投资不低于 2.99 亿元;特许经营权 出让金 621 万元;项目需拆除现状路灯约 13,929 根,新建智慧路灯约 13,929 根。项目范 围内所有路灯的加权平均路灯维护单价 345 元/柱/年;项目范围内现状路灯残值报价 215 万元。该项目是目前为止投资金额最大的智能杆项目。
 
南京市自 2016 年启动共杆建设,编制发布了《城市道路并杆导则》和《城市道路杆件管理办法》,路灯转型成为杆件专业分包,更好推进项目的集成和开展;2016-2018 年来涉 及道路共 50 条,总长达 90km,新建改造杆件数量 7,082 杆,其中综合杆数量 1,904 杆。
 
南京市成立了专门的开发运营有限公司,以专业化促产业化。
 
目前,南京已经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地二线城市发展的道路。南京不止是做智慧试点,南京也发布了多杆合一的政策,并交给城管局来主管。
 
但是不像上海一样会对全市灯杆重新改造, 而是,一方面利用好现有的杆体,通过自主创新进行智慧化改造,达成可以挂载智慧单元, 包括如何达成 24h 供电等;另一方面,在新建道路上,直接采用智慧杆标准进行建设。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地区的成本不同主要源于建设项目的差异,深圳地区考虑了更多挂 载物的建设需求。上海、深圳同时考虑了施工、地下管廊/管道需求。由于政府在该模式 下只需要 1 次施工,因此虽然初期投资规模较大,但一旦考虑重复开工的施工费,则智慧杆模式的优势将明显体现。

 

 

讨论:

智慧杆的最优解决方案探讨

 

 
由于历史原因,重复立杆、重复设箱、重复设井、反复掘路等问题长期存在。随着 5G 和 智慧城市建设的开展,智慧杆的建设大方向已经深入人心,核心是寻找最优化的技术和 商业模式。
 
全国各省市纷纷发布关于智慧路灯、5G 智慧杆塔等的相关政策,进行不同商 业模式探索。
 
智慧杆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地上、地下两大部分。其中地下设施包括:管道、线缆、 接地、基础、操作井等;地上设施包括:立杆、机箱、挂载物等。
 
我们认为,智慧杆在技术上不存在明显的瓶颈,通过近年的探索,目前智慧杆已经进入 到标准建立阶段。地下部分主要问题在于将传统路灯 8 小时供电升级为 24 小时供电和提 供网络能力;地上部分主要问题集中在杆件构件、固定方式对应的承重能力确定和挂载 物的空间分布、新挂载物的能力保留等细分方向。
 
综合杆设计采购采用分层搭载,根据综合现有经验,挂载物可以分为四层:
 
第一层:距地高度 0.5 到 2.5 米,此范围内为人直接接触区域,区域可以设置综合设 备落地箱体,包括:光缆电缆交接箱、电源箱、监控抱杆箱等,统一考虑电源接电、 温度检测、线缆交接等功能,但不搭载任何设施设备;
 
第二层:距地高度 2.5 到 5.5 米,此范围搭载各类小型交通设施与标志牌,包括:行人信号灯、高清摄像头、环境监测设备、路名 牌、小型标志牌等;
 
第三层:距地高度 5.5 到 8m,此范围可搭载机动车信号灯、电子警察、智能卡口、 各类标志牌等;
 
第四层:距地面高度 8 米以上,此范围搭载照明灯具,预留 4G、5G 通讯设备搭载 空间。
 
目前智慧杆的建设模式主要包括两种:
 
新建式:将传统杆体移除,并同步建设地下、地上智慧杆基础设施,实现一整块区域的基础设施更新,该模式可以最有效地优化基础设施,但投资规模较高;
 
改建式:逐个地更新传统杆,尽力利旧地下设施,优化地上设施。该模式可以临时解决部分地区的严重基础设施冗余等问题,但面临地下设施归属权不集中导致的地下设施不能有效利用的问题,由于地上挂载物已经存在,因此地下设施的改建在该模式下投资占比最高。
 
此前灯杆运营权主要在政府手中,政企客户更倾向于购买灯杆+服务的方式,智慧杆运营 需要通过专业管理平台实现,参与方众多。
 
我们认为,目前智慧杆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非 技术问题,而是如何突破原有多方管理的藩篱,进行建设和运维的优化配置。《中国智慧灯杆白皮书》建议加强商业模式的创新探索,建立一种由政府统筹监管、参与者协同共 赢、广大民众共同受益的投资运营模式。
 
其中,由专业化的主体统筹各方需求,实现规 模化建设、专业化运维,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及信息统一共享,推动智慧杆塔行业的长期 可持续发展。
 
 

No.4

智慧杆商业模式

 
 
从各地的智慧杆试点项目总结下来,早期探索采取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三大类:
 
一是类似于政府购买服务,由政府投资建设,并由政府下属部门或者国有企业进行统一的运营管理,典型案例如上海、深圳。公益型、涉密型、政务类的项目一般采 用这种模式。但是这一模式适合财政实力比较强的地方政府,采用财政包干,由当 地政府单位牵头,统筹建设、多方参与。
 
二是由政府授权,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建成之后的项目使用权、经营权在合同期内由运营方掌握,典型案例如成都。这种商业模式明确了投资建设运营主体,通 过运营产生的收益来弥补社会企业的投入成本,对不足部分可通过财政可行性缺口 予以补助。
 
三是由政府和社会资本方共同投资建设,由双方组建的平台公司进行智慧杆的管理 运营,并分享运营收益。我们建议将智慧杆的建设上升至智慧城市新基建的子项目,由当地政府一把手统一管理 智慧城市项目。
 
我们提议三种商业模式,建议不同地区按需选择不同的商业模式,认为第一种模式最容易推广,而最终模式三可能带来最优化的城市管理效果,成为新基建待 发掘的下一个金矿。
 
下面我们对智慧杆运营公司的IRR、利润率、EBITDA 利润率等情况进行分析。
 
模式一:智慧杆运营公司仅提供租赁管理服务,扮演类似中国铁塔角色
 
投资侧:我们假设智慧杆运营公司运营若干个智慧杆。杆体、配管配线等基础设施的所 有权归属于智慧杆运营公司。基站、安防摄像头、环境监测等设备则属于目前运营主体, 这些运营主体租赁杆体后以挂载的形式部署设备。
 
我们确定单杆的杆体、配管配线等基 础设施价格后,乘以总杆数就可以计算出初始固定资产投资。
 
由于政府在该模式下只需要 1 次施工,因此虽然初期投资规模较大,但一旦考虑重复开 工的施工费,则智慧杆模式的优势就十分明显了。
 
收入侧:智慧杆运营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运营商支付基站租赁管理维护费用、公安/交警 等部门支付监控摄像头租赁管理维护费用、环保部门支付环境监测设备租赁管理维护费 用等。我们通过“单杆费用×智慧杆总数×安装率”计算出各项收入。
 
成本侧:智慧杆运营公司的成本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和支付员工工资。
固定资产折旧:我们通过假设折旧年限,以“初始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计算智慧 杆运营公司每年的折旧费用。
 
支付员工工资:我们以“维护人员数量×平均工资”计算智慧杆运营公司所需支付 的工资成本。
 
经过我们的假设测算,智慧杆运营公司毛利率为 7.36%, IRR为8.93%。但是由于折旧为 运营过程中的主要成本项,因此EBITDA利润率较高,可达 89%,因此智慧杆运营公司有着较强的现金流水平。
 
模式二:智慧杆运营公司提供租赁管理服务同时获得授权能够出售数据。
 
我们认为智慧杆运营公司掌握的大量数据在经过脱密处理后可以有偿允许政府、企业或 个人进行使用,该业务有望改善公司毛利润、现金流情况并成为公司额外的赢利增长点。
 
该业务起步阶段主要是政府客户,企业客户、个人客户则会成为后继的驱动力。我们假 设新业务的营业收入为 200 万元,毛利率为 20%,则 IRR 能够提升至 9.27%,整体的毛利 率能够提升至 8.60%。
 
模式三:智慧杆运营公司整合各挂载数据,成为大数据公司
 
投资侧:我们假设智慧杆运营公司运营若干个智慧杆。在这一新模式下,不仅杆体、配 管配线等基础设施的所有权归属于智慧杆运营公司,基站、安防摄像头、环境监测等设 备也属于智慧杆公司。
 
采购期——由原始负责采购部门进行挂载物技术标打分,明确最终技术分,提供采 购短名单;各地由国资委下设城市基础设施公司作为主体,通过招标形式集中采购, 优化成本。
 
施工期——城市基础设施公司通过招标模式选择施工方,城市基础设施公司在建设 中由挂载物单位(如住建部、公安部、交通部、环保局等)监督施工情况。
 
运维期——包括信息运维和实体运维两种。智慧杆应该配置网关,集中杆体所有数 据,向不同挂载物单位开放特定权限。城市基础设施公司拥有数据的总体分发权, 数据使用权由挂载物负责单位和政府享有。实体运维由城市基础设施公司通过招标 模式最终确定。
 
智慧杆公司在这一模式下能够将各种采集的数据进行整合,成为“大数据”,并以数据出 售的形式向运营商、公安、交警等公司和部门提供相对应的数据。我们确定各结构化配 件的单价后,可以通过“单价×智慧杆总数×安装率”计算初始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度。
 
收入侧:智慧杆运营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运营商支付基站数据使用费用、公安/交警等部 门支付监控摄像头数据使用费用、环保部门支付环境监测设备数据使用费用等。我们通 过“单杆费用×智慧杆总数×安装率”计算出各项收入。
 
成本侧:智慧杆运营公司的成本包括固定资产折旧、支付电力公司电费等。
 
支付电力公司电费:我们通过假设各种设备的设备功率、平均每天使用时间、每度 电费,以“设备功率×平均每年使用时间×每度电费×智慧杆总数×安装率”计算 各种设备的电费,加总后就可以得到全部的电费支出。
 
经过我们的假设测算,智慧杆运营公司毛利率为 10.48%,IRR 为 10.13%。
 
新模式下,智慧杆运营公司能够集中采购大批量的设备,对设备进行更集中的维护管理, 并打通各种数据,这一点在公司的毛利率、IRR 方面也有所反应。但同样公司的 EBITDA 利润率也可达到 67%。
 
以上我们通过 1,000 个灯杆模拟了行业情况,如果考虑全国 15 年内全部灯杆的更新,我 们认为我国的灯杆基础设施建设年均市场规模将达到 2,935 亿元(取每杆初始投资 15 万 元)。运营市场最终规模有望达到 5,386-11,153 亿元。
 
 

No.5

总结

 
 
我们认为在新基建的背景下,5G网络建设将面临大量基站建设,同时智慧城市的传感器建设需求也十分迫切。智慧杆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实现成本城市整体运营的降本增效。有利于城市管理效率提升,是新基建待发掘的下一个金矿。
 
目前智慧杆在技术上不存在明显的瓶颈,通过近年的探索,智慧杆已经进入到标准建立 阶段。
 
我们认为,智慧杆运营需要通过专业管理平台实现,突破原有多方管理的藩篱, 进行建设和运维的优化配置。我们建议将智慧杆的建设上升至智慧城市的子项目,由当地政府一把手统一管理智慧城市项目。我们提出了三种建设模式,并在不同模式下测算了投入回报率。
 
我们认为考虑地下建设,单杆初始建设成本可达15万元,加上挂载物后单杆成本可达21万元。由于政府在该模式下只需要1次施工,因此虽然初期投资规模较大,但一旦考虑重复开工的施工费,则智慧杆模式的优势就十分明显了。如果需要二次开工,智慧杆模式的成本就低于普通建设成本。
 
如果计算20年折旧期,项目 IRR 维持在 10%左右,基本可以实现盈亏平衡。但项目现金流情况优异,EBITDA利润率可达60%以上。而且随着折旧期结束,项目可以贡献大量净利润。
 
在实践中,不同城市的成本结构存在差异,在人口密集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运营效率 高,当地政府和工程建设或有运营的能力,或直接运营;在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运营效率低,当地政府或工程建设方运营体系不完善,参与者具备帮助政府运营的能力,有望与政府联合运营或独立运营。而未来数据的价值可能会进一步在运营中得到体现。
 
 
来源:华体科技
图片